所謂“有三大機就齊活了”,是說大多數工廠(不是批量生產機械的工業母機廠)有了這三種機床,再配上一組好鉗工(手工修正細節),就可以用標準化鋼材制造絕大多數普通機械零件。只要形狀不是太詭異,其他機床的功能都可以勉強用這三種機床和鉗工代替。雖然質量和成本肯定比不上專業廠家制造的量產配件,但也能頂用,可以為主生產線提供日常的修理維護,保證不會因為一個小零件停產。其實,加工金屬零件的基本操作說起來是“車銑刨磨”四種,但大多數易損零件并沒有很長的平面需要“刨”,刨床的工作往往用銑床代完成,所以四大切削手段因此只對應“三大機”:車床、銑床和磨床(說起來,國際知名的磨床生產企業大光長榮還是機床商務網的資深客戶呢)。
“三大機”中,車床用于切削加工回轉面,可以根據機械零件結構的不同更換不同的刀具來完成車外形、鏜內孔,甚至可以完成零部件的鉆孔、擴孔、滾花等加工。車床的主要作用是完成零部件回轉面的加工,其特點是刀塔固定而工件高速旋轉。銑床用于加工平面,主要功能是完成機械零部件的輪廓和鍵槽的加工。其特點是固定工件,有高速旋轉的刀具根據零部件結構或槽的形狀完成走刀,這一點跟車床完全相反。磨床的作用是對工件配合面進行粗糙度的修正,即加工表面粗糙度。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表面粗糙度關系到一個機械體系的運行平穩性和使用精度。
以上是對著三種機床作用的簡單介紹,在萬能的數控機床出現之前幾乎所有的傳統零部件加工都由他們來完成,復雜的型腔結構多由鑄造成型加以車削加工完成,復雜的鈑金結構則是由沖壓成型加以焊接的形式來完成,去邊角毛刺或者對部件修正則是由輔助性的鉗工完成,當然某些時候鉗工也會完成部分鑄模的工作。
“三大機”的叫法相當的古典,這是建國初期由前蘇聯援建過程中培養的老一輩工程師們的叫法了。數控機床出現之后,完全顛覆了古典機械制造行業的生產方式。由于數控機床脫胎于普通車床,實際是將車銑磨的功能加以整合。所以,現在很多制造企業已經慢慢不使用磨床,如果數控機床加工的粗糙度達不到要求,可能會用拋光的方式來補充。也許,“三大機”、鉗工這些曾經輝煌一時的機械和工種,會隨著時代的變遷慢慢會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新聞中心
聯系方式
- 公 司: 重慶山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地 址: 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正街59號建設廣場B座13-5號
- 電 話: 023-68454412
- E-mail: shanhangkeji@163.com
老師傅口中的機床“三大機”是什么?
時間:2020-02-24瀏覽量:1167